所得课税、风险分担异质性与创新

被引:43
作者
冯海波
刘胜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创新; 所得课税; 风险分担异质性;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7.08.008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在新常态背景下,创新这一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对税收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关于所得税与投资风险偏好的理论模型,发现所得税对创新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对创新风险的分担程度,风险分担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激励创新,风险分担程度越低,越不利于创新。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都对中国现阶段整体创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且个人所得税对创新的负向影响要大于企业所得税对创新的负向影响;企业所得税对创新程度最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他两类为负;个人所得税则呈现出创新程度越高其负向影响越大的现象,对发明专利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小。就所得税而言,激励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对于企业所得税,应适当扩大企业创新风险损失的抵免范围,加大创新风险损失的抵免力度;对于个人所得税,应将可确认的个人创新费用或损失在综合所得中进行税前抵免;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设计差异化的风险分担机制,使创新程度高、风险大的创新活动得到更多的税前抵免。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5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转移支付提高了政府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激励吗? [J].
李永友 ;
张子楠 .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119-133
[2]   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 [J].
余明桂 ;
范蕊 ;
钟慧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2) :5-22
[3]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创新生产的效率损失 [J].
白俊红 ;
卞元超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1) :39-55
[4]   中国创新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估:理论与证据 [J].
张杰 ;
陈志远 ;
杨连星 ;
新夫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4-17+33
[5]   投资者保护、行政环境与技术创新:跨国经验证据 [J].
鲁桐 ;
党印 .
世界经济, 2015, 38 (10) :99-124
[6]   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吴丰华 ;
刘瑞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57-69
[7]   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元媛 ;
沈坤荣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0) :77-88
[8]   FDI知识溢出、自主R&D投入与内资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J].
沙文兵 ;
李桂香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05) :51-56+88
[9]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 [J].
赵彦云 ;
刘思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4) :34-48+81
[10]   我国主体税种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 [J].
孙玉栋 .
税务研究, 2006, (1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