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突破与政策应对——基于地区收入差距视角

被引:16
作者
周文 [1 ]
赵果庆 [2 ]
徐波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2] 云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3] 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地区基尼系数; 威廉姆森倒U型曲线;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更确切地说是S型关系。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存在人均GDP为4 189.30美元拐点,并于2005年越过拐点,但进入地区差距收敛的"高体制"路径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在政策应对上要进一步通过实施高起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宏观配套政策,配合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从而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2]   FDI产业空间自相关与空间集聚——再论为什么FDI不集聚西部 [J].
罗宏翔 ;
赵果庆 .
经济管理, 2012, 34 (09) :37-45
[3]   中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解构:本质、挑战与对策— [J].
周文 ;
孙懿 .
经济学动态, 2012, (07) :42-47
[4]   “中等收入陷阱”理论述评 [J].
高杰 ;
何平 ;
张锐 .
经济学动态, 2012, (03) :83-89
[5]   理解区位基尼系数:局限性与基准分布的选择 [J].
蒲业潇 .
统计研究, 2011, 28 (09) :101-109
[6]   威廉姆森假说: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域数据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 [J].
徐盈之 ;
彭欢欢 ;
刘修岩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04) :95-102
[7]   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 [J].
洪兴建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82-96
[8]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J].
潘文卿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72-84+222
[9]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J].
张晓旭 ;
冯宗宪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399-414
[10]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 [J].
贾俊雪 ;
郭庆旺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05)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