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

被引:76
作者
洪兴建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地区差距; 极化; 流动性; 八大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依据一些新的测度方法,重点研究了1978—2008年31个省份和八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极化与流动性。首先,基尼系数分解的经验结果表明,八大区域之间差距对31个省份差距的贡献率从78%逐步上升到约90%,其中西南地区对外相对剥夺的贡献率最大,然后是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这三个区域的区域外相对剥夺对31个省份差距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其次,八大区域极化的增强趋势非常明显,极化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了地区差距。最后,八大区域人均GDP的流动是各个阶段基尼系数变动的主要原因,位次流动是2008年基尼系数高于1978年的最重要原因,八大区域的人口份额流动对基尼系数的影响非常小。这些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差距和极化相当大,流动性没有起到缩小地区差距和极化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尼系数子群分解中剩余项的一个简洁解释 [J].
洪兴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152-161
[2]   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研究 [J].
罗楚亮 .
财经科学, 2009, (01) :35-44
[3]   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兼论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 [J].
洪兴建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307-324
[4]   产业结构失衡、空间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变化 [J].
范剑勇 .
上海经济研究, 2008, (02) :3-13
[5]   两极分化测度方法述评与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 [J].
洪兴建 ;
李金昌 .
经济研究, 2007, (11) :139-153
[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极化的演化分析 [J].
李迁 ;
潘建成 ;
杜建国 .
统计研究, 2006, (12) :36-41
[7]   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随机性趋同研究——基于综列数据单位根检验 [J].
张鸿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8) :31-38
[8]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研究, 2006, (07) :106-116
[9]   地区人均GDP分布的基尼系数分析 [J].
黄涛 ;
胡宜国 ;
胡宜朝 .
管理世界, 2006, (05) :45-51+171
[10]   收入差距的地区分解 [J].
Anthony Shorrocks ;
万广华 ;
田士超 .
世界经济文汇, 2005, (03)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