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比例、过度担保与隐蔽掏空——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证据

被引:47
作者
饶育蕾 [1 ]
张媛 [2 ]
彭叠峰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2] 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子公司; 股权比例; 过度担保; 掏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借鉴LLSV的掏空模型,模型化推导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隐蔽掏空模式,建立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掏空程度的分段函数关系。以200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386起事件为样本,并把样本分为过度担保组和适度担保组,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过度担保样本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而适度担保组的市场反应为正但不显著,由此推测过度担保的上市公司具有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倾向。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家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而言,60%均是其有效的临界点,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60%时,大股东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方式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但回归系数不显著;当持股比例高于60%时,则产生了显著的利益协调效应,能有效地抑制掏空。通过分类变量和股权临界变量的多种组合,回归发现,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掏空程度更高;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相比,国家持股比例变量的股权临界值对CAR的影响更加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J].
刘少波 .
经济研究, 2007, (02) :85-96
[2]   第一大股东持股和公司价值: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 [J].
谢军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1) :21-25
[3]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股权结构特征解析 [J].
王立彦 ;
林小驰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1) :62-69
[4]   上市公司担保公告的信息含量 [J].
王申 ;
汪辉 ;
黄俊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5, (04) :26-33
[5]   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分析 [J].
马亚军 ;
冯根福 .
证券市场导报, 2005, (05) :58-64
[6]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 [J].
冯根福 ;
马亚军 ;
姚树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3) :13-21
[7]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J].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
Vishny, R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3) :1147-1170
[8]  
M anagem en tOw nersh ip and M arket V a luation .2 M orck R,Sh le ifer A,V ishny R. Journa l ofF inanc ia l E conom ic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