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公共性的结构转型研究

被引:11
作者
俞祖成
机构
[1] 同志社大学
关键词
公共性; 新自由主义改革; 新公共性; 市民参与型社会;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11.12.011
中图分类号
D731.3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二战"后,日本在自民党主导的"55年体制"下形成了官民对立型公共性,即官制型公共性和与此形式相抗衡的市民运动型公共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55年体制"的崩溃及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逐步展开,官制型公共性开始弱化,志愿型公共性取代市民运动型公共性并得到了发展,由此形成过渡融合性公共性。2009年,日本民主党政权提出"新公共性",强调政府与以NPO部门为核心的民间主体基于对等、独立与自治的原则共同承担公共性之实践,致力于构建市民参与型社会,由此开启"新公共性"时代。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日本公共部门民营化与NPO困境——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质疑 [J].
李翠玲 ;
甘峰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6) :37-41
[2]   新公共管理的回顾与检视——基于中国国家建设的视角 [J].
贺东航 .
政治学研究, 2008, (02) :108-115
[3]   拓展新的公共性空间 [J].
今田高俊 ;
朱伟珏 .
社会科学, 2007, (12) :71-77
[4]   当代中国公共性转型研究 [J].
许耀桐 ;
傅景亮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4) :48-54
[5]   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J].
田毅鹏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6)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