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体制如何塑造基层执法

被引:98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基层执法; 党政体制; 条块治理; 政治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与西方国家的执法属于法治系统内部事务不同,中国的基层执法受到了党政体制的深刻塑造。党政体制的轴心是党的领导,组织领导贯穿于条块结构,政治领导内含于其中,思想领导则落实为政治伦理。党政体制通过条条、块块、政治伦理三个维度塑造基层执法,呈现出条条推进执法、块块协同治理、政治伦理嵌入三种机制。"条条"以执法专项行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工作考核为内容,通过指标化—竞争性的激励手段,形成了执法推进机制。"块块"以严重问题的专项整治为内容,通过建构"中心工作"的形式,凭借体制压力启动治理协同机制。"执法为民"话语强调执法的群众工作属性,构成了政治伦理的嵌入机制,它可以将条块结构中的权责不对等正当化,为基层执法提供政治合法性。党政体制塑造的基层执法模式,呈现出复杂的实践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   当代中国政法体制的形成及意义 [J].
侯猛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3-16
[3]   基层执法中的专项行动:原因、实践及后果——以公安专项行动为例 [J].
于龙刚 .
湖北社会科学, 2016, (08) :38-45
[4]   乡村社会警察执法“合作与冲突”二元格局及其解释——“互动-结构”的视角 [J].
于龙刚 .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37 (05) :18-39
[5]   基层社会的弹性执法及其后果 [J].
陈柏峰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 21 (05) :154-167
[6]   街头政治的形成:城管执法困境之分析 [J].
刘磊 .
法学家, 2015, (04) :31-47+177
[7]   行政体制中的责权利层级不对称问题 [J].
贺雪峰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5-7
[8]   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政党-国家及其对中国国家建设的意义 [J].
陈明明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5, (02) :99-114
[9]   运动式执法的司法规制与政府有效治理 [J].
程琥 .
行政法学研究, 2015, (01) :75-81+128
[10]   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 [J].
欧阳静 .
开放时代, 2014, (06) :18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