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付费”模式对“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的影响:基于中债资信评级的实验证据

被引:69
作者
林晚发
何剑波
周畅
张忠诚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3]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发行人付费; 投资者付费; 信用评级; 声誉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利用2008-2014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以评级收费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在"投资者付费"模式压力下,"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后续信用评级的调整情况以及评级质量的变化。实证发现,在"投资者付费"模式压力下,"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会调低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但却提高了评级的质量。另外,当"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与企业存在严重的利益合谋时,这种调低作用更显著。上述结论从评级收费模式视角解释了中国信用评级的偏高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97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城投债的担保可信吗?——来自债券评级和发行定价的证据 [J].
钟辉勇 ;
钟宁桦 ;
朱小能 .
金融研究, 2016, (04) :66-82
[2]   中国的信用评级真的影响发债成本吗? [J].
寇宗来 ;
盘宇章 ;
刘学悦 .
金融研究, 2015, (10) :81-98
[3]   分析师预测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 [J].
林晚发 ;
李国平 ;
王海妹 ;
刘蕾 .
会计研究, 2013, (08) :69-75+97
[4]   评级机构数量选择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监管的影响——基于评级机构与发债企业串谋行为的博弈分析 [J].
周宏 ;
温笑天 ;
夏剑超 ;
方宇 .
会计研究, 2013, (08) :76-80+97
[5]   信用评级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 [J].
何平 ;
金梦 .
金融研究, 2010, (04) :15-28
[6]  
The impact of issuer-pay on corporate bond rating properties: Evidence from Moody?s and S&P?s initial adoptions[J] . Samuel B. Bonsall.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2014 (2-3)
[7]   Compensation incentives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nd predictability of changes in bond ratings and financial strength ratings [J].
Milidonis, Andreas .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3, 37 (09) :3716-3732
[8]  
Can investor-paid credit rating agencies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issuer-paid rating agencies?[J] . Han Xia.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3
[9]   Estimating the Costs of Issuer-Paid Credit Ratings [J].
Cornaggia, Jess ;
Cornaggia, Kimberly J. .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3, 26 (09) :2229-2269
[10]   Does it matter who pays for bond ratings? Historical evidence [J].
Jiang, John ;
Stanford, Mary Harris ;
Xie, Yuan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2, 105 (03) :60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