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CFO薪酬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46
作者
毛洪涛 [1 ]
沈鹏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
CFO薪酬; 盈余质量; 非经常性损益; 经常性损益; 应计项目; 经营性现金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CFO薪酬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逐步建立起了以盈余为业绩指标的CFO薪酬激励机制。通过文章逐层递进的研究,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CFO薪酬激励契约显著地区别反映了盈余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损益,但是却未能有效地区别反映经常性损益中的应计项目和经营性现金流,存在类似"功能锁定"的现象。进一步细分研究样本后,我们发现由于盈余管理上市公司CFO薪酬激励契约对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损益的不合理权重赋值,扭亏上市公司的CFO薪酬激励契约反而刺激了CFO进行盈余管理。根据研究我们认为,解决CFO薪酬激励契约对应计项目和经营性现金流的"功能锁定"现象,改进盈余管理上市公司CFO薪酬激励契约成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完善CFO薪酬激励机制的两个重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报酬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 [J].
朱星文 ;
蔡吉甫 ;
谢盛纹 .
南开管理评论, 2008, (02) :28-33+68
[2]   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李延喜 ;
包世泽 ;
高锐 ;
孔宪京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6) :55-61
[3]   退市监管与应计异象 [J].
李远鹏 ;
牛建军 .
管理世界, 2007, (05) :125-132
[4]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魏涛 ;
陆正飞 ;
单宏伟 .
管理世界, 2007, (01) :113-121+172
[5]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J].
周嘉南 ;
黄登仕 .
会计研究, 2006, (04) :44-50+94
[6]   中国上市公司CFO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杜胜利 ;
赵柳婷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5) :119-126
[7]   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薪酬影响因素分析 [J].
李琦 .
经济科学, 2003, (06) :113-127
[8]   对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问题的探讨 [J].
孟焰 ;
张莉 .
会计研究, 2003, (12) :14-18
[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会计盈余指标的有用性 [J].
李常青 ;
张兆伟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14-121
[10]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J].
魏刚 .
经济研究, 2000, (03) :32-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