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会计盈余指标的有用性

被引:24
作者
李常青
张兆伟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福建厦门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信息含量; 市场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0.91 [证券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非经常性损益是我国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有效遏制这一现象,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从1999年报起增加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指标含有每股收益指标之外的增量信息。这说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指标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市场反应和信息含量分析 [J].
吴世农 ;
李常青 ;
陈碧华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1, (05) :5-12
[2]   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 [J].
陈晓 ;
陈小悦 ;
刘钊 .
经济研究, 1999, (06) :21-28
[3]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 [J].
赵宇龙 .
经济研究, 1998, (07)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