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争议的方法论考察

被引:45
作者
彭岳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理论争议; 金融监管; 方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对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和规则提出了挑战。金融监管中的不确定性本身构成了特定类型的法律风险。尽管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互联网金融的独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政府仍倾向于将互联网金融拆分为"互联网"和"金融"两个部分,并利用传统监管手段对金融部分实施监管。这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偏差或错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理论的无力,以及理论论证可能存在的问题。基于方法论的考察可以发现,通过价值预设和抽象公理演绎出来的政策建议往往忽略了现有法律框架的约束。在动辄"重构"金融法的口号下,缺乏一种以现有法律概念对接和重述监管政策建议的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618 / 163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21]  
悲剧性选择.[M].(美)盖多·卡拉布雷西(GuidoCalabresi);(美)菲利普·伯比特(PhilipBobbitt)原著;徐品飞;张玉华;肖逸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  
法律现代主义.[M].[美]戴维·鲁本(DavidLuban)著;苏亦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3]  
金融监管.[M].()哈威尔·E.杰克逊(HowellE.Jackson);()小爱德华·L.西蒙斯(EdwardL.Symons)编著;吴志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4]   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新论——以中国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机制的构建为视角 [J].
李健男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6) :77-83+157
[25]   法律方法与法治:以对纳粹司法的反思为中心 [J].
陈林林 .
法学家, 2010, (05) :156-164+180
[26]   民间金融、非正规金融、地下金融:概念比较与分析 [J].
王相敏 ;
张慧一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6) :66-68
[27]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 [J].
吴弘 ;
徐振 .
东方法学, 2009, (05) :13-22
[28]   民间金融法制化的界限与路径选择 [J].
高晋康 .
中国法学, 2008, (04) :34-42
[29]   法政策学——有关制度设计的学问 [J].
解亘 .
环球法律评论, 2005, (02) :191-201
[30]   银行牌照管理研究——兼谈完善我国银行市场准入的政策建议 [J].
厦门银监局课题组 .
金融研究, 2004, (08)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