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完善与促进地区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

被引:45
作者
李胜兰 [1 ,2 ]
林沛娜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关键词
污染减排;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 双重差分;
D O I
10.13471/j.cnki.jsysusse.2020.05.022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本文以2013年启动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切入点,探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在中国的减排有效性,运用双重差分法对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和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等三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人均指标都显著低于非试点地区,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对二氧化碳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减排效果是逐年增加的,对不同工业污染物影响的动态效应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通过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两种渠道影响地区污染物排放。本文的发现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利用市场交易治理生态环境的突出成效,为新阶段环境治理领域进一步推行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提供重要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排污权交易机制是否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任胜钢 ;
郑晶晶 ;
刘东华 ;
陈晓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5-23
[2]   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 [J].
齐绍洲 ;
林屾 ;
崔静波 .
经济研究, 2018, 53 (12) :129-143
[3]   智慧城市建设能否降低环境污染 [J].
石大千 ;
丁海 ;
卫平 ;
刘建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6) :117-135
[4]   碳排放权交易的微观效果及机制研究 [J].
沈洪涛 ;
黄楠 ;
刘浪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1) :13-22
[5]   市场型和命令型政策工具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专利数据的实证 [J].
王班班 ;
齐绍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6) :91-108
[6]   中国排污权交易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 [J].
李永友 ;
文云飞 .
经济学家, 2016, (05) :19-28
[7]   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 [J].
涂正革 ;
谌仁俊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60-173
[8]   碳交易政策的经济影响:以广东省为例 [J].
任松彦 ;
戴瀚程 ;
汪鹏 ;
赵黛青 ;
增井利彦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 11 (01) :61-67
[9]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J].
范进 ;
赵定涛 ;
郭韬 .
中国软科学, 2012, (06) :24-32
[10]   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基于省际工业污染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永友 ;
沈坤荣 .
管理世界, 2008, (07) :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