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

被引:382
作者
涂正革
谌仁俊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波特假说; DEA模型; 倍差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1201 ; 020204 ;
摘要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意味着中国在"新改革"中既要保持经济发展,更要环境改善,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实现波特效应。合理而严格的环境政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是波特假说的核心思想。本文在控制地区环境规制等重要解释变量下,试图回答SO2排污权交易试点在中国是否激发波特效应。研究发现:尽管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SO2排污权配置的严重无效率问题,但从现实和潜在两个角度观察,SO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在我国均未能产生波特效应。究其原因,低效运转的市场还不足以支撑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完美"运行,整体较弱的环境规制也不能与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完美"运行相匹配。依法加强市场建设和环境规制,形成与之配套的市场和政府内外"双引擎",是实现波特效应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环境管制抑制了污染排放吗? [J].
包群 ;
邵敏 ;
杨大利 .
经济研究, 2013, 48 (12) :42-54
[2]   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 [J].
涂正革 ;
谌仁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9) :31-43
[3]   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 [J].
李树 ;
陈刚 .
经济研究, 2013, 48 (01) :17-31
[5]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21-34+58
[6]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129-143
[7]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8]   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基于省际工业污染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永友 ;
沈坤荣 .
管理世界, 2008, (07) :7-17
[9]   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08, (05) :19-32
[10]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