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型的社区动力及村社治理机制——基于陕西D县河滩村冬枣产业规模化的考察

被引:62
作者
陈靖 [1 ]
冯小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农户; 村社统筹; 农业转型; 社区; 新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3 [园艺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小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导形式,通过农业产业集群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促进规模经营的可行路径。本文考察了河滩村冬枣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过程,发现村社统筹机制在村社集体土地的配置、村社组织的动员以及公共品的村社供给这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规模化发展和农业转型。村社统筹与村庄动员成为新时代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转型的社区动力机制。伴随着农业转型,村社治理也应小农户需求而转向经济性服务,村社组织是农业治理不可或缺的主体,是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纽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新时代小农经济的实际与理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8, (03) :62-75+8
[2]   中国农业转型及其动力机制再思考——基于皖南河镇的经验研究 [J].
陈航英 .
开放时代, 2018, (03) :76-94+9
[3]   市场体制与产业优势——农业产业化地区差异形成的社会学研究 [J].
符平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1) :169-193+245
[4]   积极的惰性——基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分析 [J].
刘军强 ;
鲁宇 ;
李振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5) :140-165+245
[5]   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陈锡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4 (02) :5-13
[6]   地方治理便利化:规模农业发展的治理逻辑——以皖南河镇为例 [J].
孙新华 ;
钟涨宝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3) :31-37
[7]   治理交易成本与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演变——基于1949-2015年J市养猪业兴衰史的分析 [J].
程秋萍 ;
熊万胜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6) :143-168+244
[8]   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兼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社会学命题 [J].
赵晓峰 ;
赵祥云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6) :55-66+85+96
[10]   国家干预与农业转型 [J].
龚为纲 ;
张谦 .
开放时代, 2016, (05) :57-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