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在西南山区推广玉米种植的生态后果

被引:11
作者
张振兴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清代中期; 西南山区; 玉米种植; 水土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清代在西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是为了解决西南"改土归流"后军队给养、税赋征收以及大量汉族移民进入后的粮食自给等诸多问题,虽然玉米在西南山区大规模推广的初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玉米的生物属性与西南山区特殊的生态背景的不相统合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要治理这一生态灾变我们借鉴了生态人类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认为必须发掘和利用当地民族传统的本土生态知识,这样生态建设才可能收到应有的成效,以便为当代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略论清朝经营黔东南苗疆政策的演变 [J].
马国君 ;
聂太广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9 (02) :76-83
[5]   论雍正朝开辟黔东南苗疆政策的演变 [J].
马国君 .
清史研究, 2007, (04) :17-23
[7]   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动因新议 [J].
马国君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60-67
[8]   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 [J].
蓝勇 .
中国农史, 2001, (04) :3-14
[9]   玉米传入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J].
佟屏亚 .
古今农业, 2001, (02) :60-65
[10]   清代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J].
张芳 .
中国农史, 1998, (02) :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