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救治的文化思路探析——以苗族复合种养生计对环境的适应为例

被引:12
作者
田红
机构
[1]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恢复; 文化适应; 复合种养;
D O I
10.15970/j.cnki.1005-8575.2009.06.004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石漠化灾变区的生态恢复是学术界公认的头等难题。目前的救治思路主要取准于土层深厚、水土资源稳定环境的民族文化,这样的民族文化对灾变后的荒草灌丛生态系统适应能力低下,因而救治成效不理想。应将救治思路取准于能适应灾变区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最严重的贵州省麻山地区,苗族正在实行的复合种养生计具有作物系统配置、最小环境改动和缺环弥补三大特点,既能利用蜕变后的缺土少水环境,又能规避生态脆弱环节。只有立足于当地苗族文化提出的生态恢复思路,才能实现石漠化带的生态恢复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喀斯特石漠结皮层藓类物种多样性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J].
李冰 ;
张朝晖 .
中国岩溶, 2009, (01) :55-60
[2]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垂直变异 [J].
罗林 ;
周应书 ;
何兴辉 ;
谢永贵 ;
王敏 ;
吴明艳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332-336
[3]   西部民族地区农林牧渔适宜性分析及生产功能分区 [J].
郭泺 ;
方瑜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7 (S1) :92-100
[4]   岩溶石漠化问题的全球视野和我国的治理对策与经验 [J].
袁道先 .
草业科学, 2008, (09) :19-25
[5]   穴居、悬棺葬、免耕与生态适应 [J].
杜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39-44
[6]   喀斯特山区生态治理区石漠化过程的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J].
贺祥 ;
熊康宁 ;
陈洪云 ;
胡顺光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58-64
[7]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 [J].
蒋忠诚 ;
曹建华 ;
杨德生 ;
罗为群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1) :37-42
[8]   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植被恢复过程特征——以贵州省花江峡谷为例 [J].
吴克华 ;
熊康宁 ;
容丽 ;
龙明忠 .
地球与环境, 2007, (04) :327-335
[10]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趋势 [J].
李梦先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 (03)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