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植被恢复过程特征——以贵州省花江峡谷为例

被引:29
作者
吴克华 [1 ]
熊康宁 [2 ]
容丽 [2 ]
龙明忠 [3 ]
机构
[1] 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2]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3] 贵州民族学院团委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综合治理; 植被恢复;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7.04.009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石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连续观测,对影响植被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植被结构随治理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同一等级石漠化中植被盖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随综合治理年限增加,其结构得到改善和提高,其中植被盖度、生物量增长幅度为50%360%。受人为扰动及石漠化等级程度的双重影响,植被结构具有异质性,即人为干扰程度加强,生物多样性降低;随着石漠化等级程度的提高,植被盖度、生物量降低;而生物多样性却随着石漠化等级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这种反常现象归根于治理初期生态系统的紊乱。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针对人为扰动方式、程度及石漠化等级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谭秋 ;
龙健 .
地球与环境, 2006, (03) :9-14
[2]   广西马山岩溶山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种类更替与小气候动态 [J].
覃家科 ;
李先琨 ;
吕仕洪 ;
向悟生 ;
陆树华 ;
区智 .
广西科学, 2005, (02) :146-151
[3]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J].
梅再美 ;
王代懿 ;
熊康宁 ;
兰安军 ;
陈永毕 ;
孙建昌 ;
余金勇 .
中国岩溶, 2004, (03) :87-92
[4]   广西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小气候因子日变化特征 [J].
向悟生 ;
李先琨 ;
吕仕洪 ;
陆树华 ;
覃家科 ;
欧祖兰 ;
区智 .
生态科学, 2004, (01) :25-31
[5]   黔西南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分析 [J].
兰安军 ;
张百平 ;
熊康宁 ;
安裕伦 .
地理研究, 2003, (06) :733-741+811
[6]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J].
童立强 .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04) :35-38+77
[7]   滇东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特征及成因 [J].
王宇 ;
张贵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933-938
[8]   生物多样性对岩溶地区生态保护、恢复及重建的意义 [J].
周蓓 ;
李艳娜 ;
陈忠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03) :248-252
[9]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研究进展 [J].
李阳兵 ;
侯建筠 ;
谢德体 .
地理科学, 2002, (03) :365-370
[10]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