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被引:86
作者
罗必良 [1 ]
李玉勤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经营制度; 规模经营; 分工经济; 家庭经营; 农业共营制;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4.01.002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所形成的共识,对目前农经界关于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一些重大理论分歧进行了辨识,特别是围绕农业的规模经营、分工经济、家庭经营的性质以及新近的创新试验等进行了讨论,阐明了作者的学术主张。文章认为:(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制度目标与制度底线;(2)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单纯地推进土地的流转集中与规模经营存在重大的政策缺陷;(3)将家庭经营卷入分工活动,农业规模经济性的获得就可以从土地规模经济转向农业的服务规模经济;(4)家庭经营与经营规模无关,在产权细分与农事活动可分离的前提下家庭经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5)只要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的主体地位,家庭经营制度就具有不可替代性;(6)四川崇州所探索的"农业共营制"可能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重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禀赋效应、产权强度与农地流转抑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J].
钟文晶 ;
罗必良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3) :6-16+110
[2]   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 [J].
许庆 ;
尹荣梁 ;
章辉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59-71+94
[3]   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 [J].
何秀荣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1) :4-16
[4]  
合作机理、交易对象与制度绩效——温氏集团与长青水果场的比较研究[J]. 罗必良.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2008(00)
[5]   分工与农业组织化演进:基于间接定价理论模型的分析 [J].
向国成 ;
韩绍凤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513-538
[6]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 [J].
刘凤芹 .
经济研究, 2003, (04) :22-30+92
[7]   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及其性质——一个基于回归古典的解析框架 [J].
黄桂田 ;
李正全 .
经济研究, 2002, (01) :72-79+96
[8]   寻求对企业性质的完整解释: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与企业的功能 [J].
曹正汉 .
经济研究, 1997, (07) :72-79
[9]  
经济周期循环论[M]. 中国长安出版社 , (美) 熊彼特, 2009
[10]  
经济学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Mankiw)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