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效应、产权强度与农地流转抑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209
作者
钟文晶
罗必良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 禀赋效应; 产权强度; 农地流转抑制; 要素市场;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3.03.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构建"农户土地产权—农地禀赋效应—农地流转行为"的概念模型,目的在于揭示农地流转抑制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户普遍存在的禀赋效应是抑制农地流转的重要根源;而且,农户禀赋效应还具有人格依赖性、生存依赖性、情感依赖性以及流转对象的依赖性;农地流转市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要素市场,而是包含了亲缘、人情关系在内的特殊市场;农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人格化财产,并由赋权的身份化(成员权)、确权的法律化(承包合同)、持有的长久化(长久承包权)而使财产的人格化程度不断增强;赋予农民以土地财产权、推进农地资本化将有效弱化农户对农地生产性收入的依赖,有利于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地流转等多重政策性目标的兼容。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6+110 +1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农户问卷 [J].
罗必良 ;
何应龙 ;
汪沙 ;
尤娜莉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6) :4-19
[2]   禀赋效应、财政幻觉与公共政策——拆迁中情绪事件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J].
卿志琼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6) :127-136
[3]   中国村落组织演进轨迹:由国家与社会视角 [J].
谢琳 ;
罗必良 .
改革, 2010, (10) :46-55
[4]  
法和经济学的行为学方法[J]. 克里斯蒂·朱斯,凯斯·R.孙斯坦,里查德·H.西拉,王卫东,童颖琼.北大法律评论. 2005(01)
[5]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J].
张静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13-124+207
[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 [J].
徐旭 ;
蒋文华 ;
应风其 .
管理世界, 2002, (09) :144-145
[7]   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 [J].
张红宇 .
管理世界, 2002, (05) :76-87
[8]   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J].
陈锡文 ;
韩俊 .
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2, (03) :37-39
[9]   清代台湾的地权交易──以典契为中心的一个研究 [J].
周翔鹤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1, (02) :9-15
[10]   中国农村土地农户30年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徐孝白 ;
杨学成 .
管理世界, 2000, (02) :16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