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与农业组织化演进:基于间接定价理论模型的分析

被引:54
作者
向国成
韩绍凤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所
关键词
分工; 农业组织化; 间接定价理论;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7.02.001
中图分类号
F302 [农业计划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适当扩展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它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组织化沿着集体经济→家庭经营→农业商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团队化的演进路线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解释:这是改革开放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化的结果,是农民对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劳动的交易效率与风险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剩余权利赖以实现的最优组织结构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38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改革开放前后人力资源配置及效率比较研究 [J].
武力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2) :41-49
[2]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J].
张晓山 .
农村经营管理, 2003, (02) :8-9
[3]   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的经验 [J].
郭熙保 .
世界经济, 2002, (12) :25-32+80
[5]   论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发展的阶段性及当前的选择 [J].
向国成 ;
肖国安 ;
李媛媛 .
中国软科学, 2002, (06) :33-37
[6]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 [J].
黄祖辉 ;
徐旭初 ;
冯冠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13-21
[7]   论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测度 [J].
习近平 .
经济学动态, 2001, (11) :11-17
[8]   河南科迪食品集团土地“承租返包”模式研究 [J].
耿明斋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7) :31-35
[9]   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及发展思路 [J].
常修泽 ;
高明华 .
经济研究, 1998, (11) :49-56
[10]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及其作用 [J].
张宝珍 .
世界经济, 1995, (12)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