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共治中的信任断裂与制度因应

被引:22
作者
吴元元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共治; 信任断裂; 法理型支配; 平衡约束机制; 风险主观感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作为治理机制创新的缩影,共治模式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实践业已从监管中心主义适时转向协力互补的善治轨道,具有良性制度变迁的积极意涵。信任是共治模式中整合多元力量、凝聚各方共识的制度纽带,然而其在公众指向监管部门、科学社群、市场主体等方面相继发生断裂,表明食品安全共治在公权力执法、知识治理、市场规训等多个维度遭遇"失灵"。引发信任危机的深层次因素既关涉"运动式执法"不当取代法理型支配,也涉及科学社群无力塑造知识权威,同时与公众风险感知的社会属性息息相关。从整体主义视角看,应当以系统性的进路,改善监管部门的执法信息基础及其危机性风险交流方法、构筑科学社群的平衡约束机制、建立消费者认知教育制度,进而在普遍意义上稳定公众预期,重塑共治模式的信任纽带。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论衡量制约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信任度的基本变量——以32起公共事件为分析样本 [J].
戚建刚 ;
郭永良 .
江汉论坛, 2015, (09) :133-139
[2]   论信任对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之构成性意涵 [J].
戚建刚 ;
张景玥 .
政法论丛, 2015, (04) :122-128
[3]   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软治理 [J].
刘飞 .
学术研究, 2014, (11) :60-65+159
[4]   精准规制:大数据时代市场规制法的新发展——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完善 [J].
王永强 ;
管金平 .
法商研究, 2014, 31 (06) :55-62
[5]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科学顾问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克服 [J].
戚建刚 ;
易君 .
北方法学, 2014, (02) :90-99
[6]   食品安全风险属性的双重性及对监管法制改革之寓意 [J].
戚建刚 .
中外法学, 2014, 26 (01) :46-69
[7]   中国经济法实施若干问题 [J].
应飞虎 .
现代法学, 2013, 35 (05) :61-67
[8]   安全食品的信任建构机制——以H市“菜团”为例 [J].
帅满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3) :183-206+245
[9]   食品安全治理——基于信息技术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研究 [J].
汪鸿昌 ;
肖静华 ;
谢康 ;
乌家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98-110
[10]   权利的另一个成本:国家认证及其西方经验 [J].
欧树军 .
法学家, 2012, (04) :1-1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