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共治中的信任断裂与制度因应

被引:22
作者
吴元元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共治; 信任断裂; 法理型支配; 平衡约束机制; 风险主观感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作为治理机制创新的缩影,共治模式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实践业已从监管中心主义适时转向协力互补的善治轨道,具有良性制度变迁的积极意涵。信任是共治模式中整合多元力量、凝聚各方共识的制度纽带,然而其在公众指向监管部门、科学社群、市场主体等方面相继发生断裂,表明食品安全共治在公权力执法、知识治理、市场规训等多个维度遭遇"失灵"。引发信任危机的深层次因素既关涉"运动式执法"不当取代法理型支配,也涉及科学社群无力塑造知识权威,同时与公众风险感知的社会属性息息相关。从整体主义视角看,应当以系统性的进路,改善监管部门的执法信息基础及其危机性风险交流方法、构筑科学社群的平衡约束机制、建立消费者认知教育制度,进而在普遍意义上稳定公众预期,重塑共治模式的信任纽带。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风险评估的行政法治问题——以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为例 [J].
沈岿 .
浙江学刊, 2011, (03) :16-27
[22]   私人主体的行政法义务? [J].
高秦伟 .
中国法学, 2011, (01) :164-178
[24]   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 [J].
彭泗清 .
社会学研究, 1999, (02) :55-68
[25]   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 [J].
杨宜音 .
社会学研究, 1995, (05)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