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食品的信任建构机制——以H市“菜团”为例

被引:26
作者
帅满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任; 信任建构; 信任演化; “菜团”;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本文用案例经验呈现个体消费者如何通过结成团体建构安全食品的信任机制,并试图用经验与相关的信任演化理论对话。菜团建立了一套个体消费者、菜团、生产者、农夫市集四者环环相扣、由关系到网络结构而形成的独特信任体系,从而消费到值得信赖的产品。菜团的信任演化经验显示了转型时期国人信任建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既有传统的人际信任发展的某些普遍特征,也有与西方学者总结的信任演化模式极为不同的某些特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206+245 +24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J].
杨宜音 ;
张曙光 .
社会, 2012, 32 (06) :158-181
[2]   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862份调查数据 [J].
崔彬 ;
伊静静 .
经济经纬, 2012, (02) :115-119
[3]   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 [J].
罗家德 .
管理学报, 2012, 9 (02) :165-171+178
[4]   圈子文化的市场力量 [J].
罗家德 .
商界(评论), 2011, (05) :40-44
[5]   论吉登斯的信任理论 [J].
董才生 .
学习与探索, 2010, (05) :64-67
[6]   制度信任的形成过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例 [J].
房莉杰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130-148+245
[7]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J].
杨宜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148-159+207
[9]   信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J].
向长江 ;
陈平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5) :39-42+96
[10]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3,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