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劳动者技能和性别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102
作者
汪前元 [1 ]
魏守道 [2 ]
金山 [3 ]
陈辉 [4 ]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国家金融学研究中心
[2] 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3] 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
[4] 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就业; 替代效应; 创造效应;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2.0150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工业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但工业智能化在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造成重大影响。在分析中国工业智能化影响不同技能劳动者就业的理论机制基础上,本文首先对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空间特征;其次通过构建时间与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从不同技能和不同性别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最后在考虑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差异的基础上,检验工业智能化对东、中、西部地区不同技能、不同性别劳动者就业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对不同技能和不同性别劳动者就业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指出中国应高度关注和重视工业智能化对中、低技能劳动者造成的就业替代效应;应结合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技能的新要求,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体制改革,放大工业智能化的就业创造效应;各级政府应重视工业智能化发展与劳动者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人工智能技术、任务属性与职业可替代风险: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J].
王林辉 ;
胡晟明 ;
董直庆 .
管理世界, 2022, 38 (07) :60-79
[2]   数字经济赋予女性就业的机遇与挑战 [J].
宋月萍 .
人民论坛, 2021, (30) :82-85
[3]   人工智能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
徐晓雯 ;
张秀婷 ;
王梦迪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6 (05) :150-156
[4]   机器人的就业效应:机制与中国经验 [J].
李磊 ;
王小霞 ;
包群 .
管理世界, 2021, 37 (09) :104-119
[5]   工业机器人应用、就业市场结构调整与服务贸易发展 [J].
路玮孝 ;
孟夏 .
国际经贸探索, 2021, 37 (09) :4-20
[6]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力就业需求?——来自中国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J].
孟浩 ;
张美莎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1 (05) :65-73+93
[7]   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家庭责任与失地女性就业——基于CFPS数据的分析 [J].
马继迁 ;
朱玲钰 ;
王占国 .
华东经济管理, 2021, 35 (08) :95-102
[8]   区域产业转移与就业技能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陈龙 ;
张力 .
宏观经济研究, 2021, (06) :62-79+160
[9]   工业智能化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门槛分析 [J].
惠树鹏 ;
朱晶莹 .
产经评论, 2021, 12 (03) :69-86
[10]   数字生活的就业效应:内在机制与微观证据 [J].
戚聿东 ;
褚席 .
财贸经济, 2021, 42 (04) :9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