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活的就业效应:内在机制与微观证据

被引:110
作者
戚聿东
褚席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生活; 就业;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数字化转型;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210406.002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本文利用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数字生活对就业概率的作用和影响,并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生活显著提高了个人的就业概率,PSM-DID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无明显差异;与非农业户口个体相比,数字生活对农业户口个体的就业概率影响更大。在排除了2012年后经济增速下行对就业概率的影响之后,数字生活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机制检验表明,一方面,数字生活能拓展"关系"网络,通过提升和维护社会资本增加个人就业概率;另一方面,数字生活能重塑个人发展路径,通过提升个人人力资本增加个人就业概率。异质性研究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数字生活对中西部地区个体的就业概率提升更大;并且,数字生活对男性就业概率的作用更大。本文研究结论对支持国家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居民数字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推进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为缓解我国经济常态下的就业压力提供新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1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人口结构红利、财政支出偏向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J].
李成友 ;
孙涛 ;
王硕 .
经济学动态, 2021, (01) :105-124
[2]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从价值重塑到价值创造 [J].
焦勇 .
经济学家, 2020, (06) :87-94
[3]   互联网与社会信任: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 [J].
王伟同 ;
周佳音 .
财贸经济, 2019, 40 (10) :111-125
[4]   互联网与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J].
马俊龙 ;
宁光杰 .
财经科学, 2017, (07) :50-63
[5]   互联网使用是否促进了女性就业——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毛宇飞 ;
曾湘泉 .
经济学动态, 2017, (06) :21-31
[6]   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 [J].
余明桂 ;
范蕊 ;
钟慧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2) :5-22
[7]   互联网覆盖驱动农村就业的效果研究 [J].
周冬 .
世界经济文汇, 2016, (03) :76-90
[8]   教育投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教育生产函数模型 [J].
钱雪亚 ;
缪仁余 ;
胡博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4, (02) :74-83+127
[9]   “就业难”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本影响机制——基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多案例研究 [J].
刘方龙 ;
吴能全 .
管理世界, 2013, (12) :145-159
[10]   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及工资差距的影响 [J].
杨蕙馨 ;
李春梅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1) :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