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3 条
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效率提升——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83
作者:
刘贯春
[1
]
张军
[1
]
丰超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中南大学商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金融体制;
经济效率;
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
Tobit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06.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摘要:
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体制依旧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因素。信奉金融自由化信条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倾向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必定存在严重的低经济效率。本文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中国的省级绿色发展效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随后构建Tobit模型从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两方面全面考察了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效率测算结果显示,绿色发展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整体较为低下且呈现"U型"的演化趋势,而规模效率较高并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态势。进一步的计量模型发现,金融发展显著改善了纯技术效率,并足以弥补其对规模效率造成的损失,从而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增长。特别地,金融结构与经济效率显著相关,股票市场较银行业更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率。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强化了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并辅之以合理的金融资源分配政策,将有助于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2+187
+187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