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分析——以建三江为例

被引:8
作者
李静 [1 ,2 ]
张平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综合发展水平; 垦区; 建三江;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2.06.012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垦区聚落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基于区域开发初期建立起的国营农场体系,农垦区的城镇化不同于普通农区的城镇化,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类型,有其独特的科学问题和学术价值。本文以三江平原农垦区中心城镇建三江为研究对象,从佳木斯市、鸡西市、七台河市和牡丹江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普通农区城镇(即富锦、虎林、穆棱、汤原及勃利)作为对比样本,以反映农垦城镇人口、经济、社会和服务功能等多方面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熵值法测度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35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论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和规律性.[J].胡序威;.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 02
[12]   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模糊综合评价——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 [J].
王文博 ;
蔡运龙 .
人文地理, 2008, (01) :48-51
[13]   吉林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J].
庞瑞秋 ;
白鸿蓉 ;
刘艳军 .
经济地理, 2007, (06) :927-931
[14]   中国城市化的度量与发展取向——基于DEA的城市化研究 [J].
倪晓宁 ;
包明华 .
城市问题, 2007, (06) :28-33
[15]   1997年以来中国副省级城市区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差异 [J].
郑文升 ;
王晓芳 ;
李诚固 .
经济地理, 2007, (02) :256-260
[16]   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 [J].
仇方道 ;
朱传耿 ;
刘振 .
人文地理, 2006, (06) :119-123
[17]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郭显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2) :99-103
[19]   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研究 [J].
都沁军 ;
武强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5) :5-8
[20]   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研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J].
刘艳军 ;
李诚固 ;
孙迪 .
经济地理, 2006, (02) :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