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的度量与发展取向——基于DEA的城市化研究

被引:18
作者
倪晓宁 [1 ]
包明华 [2 ]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城市化比例; 基于CCR的城市化度量模型; 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07.06.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4, (06) :50-58
[2]   中国的城市化 [J].
白南生 .
管理世界, 2003, (11) :78-86+97
[3]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殊性及测度方法研究 [J].
梁普明 .
统计研究, 2003, (04) :9-15
[4]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J].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2) :44-55+206
[5]   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 [J].
杨治 ;
杜朝晖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06) :82-88
[6]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 [J].
王小鲁 ;
夏小林 .
经济研究, 1999, (09) :22-29
[7]   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 [J].
邓宇鹏 .
当代财经, 1999, (06) :20-23
[8]   排除认识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孟立联同志商榷 [J].
余立新 .
人口研究, 1994, (01)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