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内涵、总体框架与实践路径

被引:156
作者
刘邦奇 [1 ,2 ]
袁婷婷 [1 ]
纪玉超 [1 ]
刘碧莹 [1 ]
李岭 [1 ]
机构
[1]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
[2]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赋能; 教育评价; 总体框架; 实践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智能技术赋能为教育评价变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评价融合创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选择。据此,对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管理工程领域的智能综合评价和教育评价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本质是基于智能技术对传统教育评价的突破与创新,通过解构、重构形成新的教育评价模式,具有科学化、多元化、立体化、最优化、精准化等主要特征。助力教育评价的智能技术及应用由"5+1"的总体框架(基础层、技术层、平台层、应用层、用户层5个层次结构和1个保障体系)构成。通过智能技术赋能"四个评价"的具体场景应用,采取理念引领、标准规范、主体关照、数据驱动、专业支持等整体推进策略,打造智能化教育评价生态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创新 [J].
杨宗凯 .
人民教育, 2020, (21) :30-32
[2]   智能化教育评价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J].
张殿尉 .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 18 (01) :110-114
[3]   智能教育:体系框架、核心技术平台构建与实施策略 [J].
刘邦奇 ;
王亚飞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0) :23-31
[4]   “互联网+”时代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体系构架与实践进展 [J].
杨现民 ;
顾佳妮 ;
邢蓓蓓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4 (04) :16-26
[5]   现代化与专业化: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的新技术推进逻辑 [J].
朱成晨 ;
闫广芬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 39 (05) :75-80
[6]   美国学校“成长测量”的7种主要方法 [J].
王晓平 ;
齐森 ;
谢小庆 .
中国考试, 2018, (06) :21-27
[7]   区域教育大数据发展参考框架 [J].
刘邦奇 ;
张振超 ;
王亚飞 .
现代教育技术, 2018, (04) :5-12
[8]   基于大数据的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J].
张治 ;
戚业国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9) :69-77+97
[9]   从对教育的评价到促进教育的评价——教育评价国际研究进展综述 [J].
张娜 .
基础教育, 2017, 14 (04) :81-88
[10]   大数据在美国教育评价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J].
郑燕林 ;
柳海民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7) :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