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治理:石漠化地区的减贫与发展的新思路

被引:5
作者
褚光荣
机构
[1]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办公室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开发式扶贫; 包容性治理; 嬗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滇黔桂石漠化地区环境贫困风险增大、知识与能力贫困凸显、自给性贫困向交易性贫困转化和减贫与发展的民族差异等新特征引致传统开发式扶贫理念和模式的嬗变,融经济开发、生态补偿、权利赋予和教育迁移等路径于一体的"包容性治理"理念应运而生。石漠化地区应遵循行政引导、市场调节和法律规范有机结合的多方治理模式,创建贫困治理的协商与发展机制,探索多元化的贫困治理路径和方式,并构筑"立体化"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城镇劳动者个人和家庭因素对工作贫困的影响分析 [J].
寇竞 ;
胡永健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6) :90-94
[2]   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J].
徐祖辉 ;
谭远发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6) :21-28
[3]   中国省份多维贫困的动态测度——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9省为例 [J].
张全红 ;
周强 ;
蒋赟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1) :98-105
[4]   关于我国开发式扶贫问题的思考 [J].
银锐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24-26
[5]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J].
格里·斯托克 ;
华夏风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19-30
[6]   愚昧型贫困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及治理办法之考察研究 [J].
曾宪东 .
社会科学家, 1988, (06) :23-35
[7]  
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