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劳动者个人和家庭因素对工作贫困的影响分析

被引:15
作者
寇竞
胡永健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城镇劳动者; 工作贫困; 工资差距; 收入不平等; Logistic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249.24 [劳动工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重点研究劳动者个人和家庭因素对产生工作贫困影响的同时,考察工作贫困在中国不同地区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在个人影响因素方面,年轻劳动者与中老年劳动者相比更有可能陷入工作贫困。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工作贫困现象。劳动者的职业和工作单位性质对劳动者个人陷入工作贫困的可能性也有影响。在家庭影响因素方面,家庭规模越大,劳动者个人陷入工作贫困的机率就会增加。家庭内平均年龄越大,家庭成员工作贫困的可能就越小。在地区差异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劳动者陷入工作贫困的机率要大于东部发达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设计和执行 [J].
王美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07) :18-25+83
[2]   最低工资标准、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与劳动者就业 [J].
朱文娟 ;
汪小勤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3) :58-62
[4]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制度解释 [J].
孙慧文 .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3) :40-44
[5]   贫困度量的国际探索与中国贫困线的确定 [J].
顾昕 .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01) :56-62+65
[6]   中国城镇工作贫困者:概念、成因及对策 [J].
姚建平 .
理论与现代化, 2009, (05) :95-102
[7]   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现状及其原因研究 [J].
王继明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2) :37-41
[8]   中国经济低工资发展模式成因分析 [J].
黄立志 .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23-26
[9]   中国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研究综述 [J].
谢勇 .
人口与经济, 2006, (02) :54-59
[10]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J].
李强 .
中国社会工作, 1996, (05)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