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关系下的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以“万科与宝能系之争”为例

被引:9
作者
曾燕 [1 ]
许金花 [2 ]
涂虹羽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资助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控制权防御机制; 敌意收购; 共生; 万宝之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搭建了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的理论框架,并以万科抵御宝能敌意收购事件为例对理论框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共生"关系下,公司特质和收购路径特征分别决定了事前(预防型)和事中(主动型)控制权防御机制的设计; 2)为了缓解控制权防御机制过度保护管理层的现象,设计维系"共生"关系的制衡机制必不可少; 3)控制权防御机制设计受制度环境的制约,并随着制度环境、公司特质和收购路径的变化动态演进.突破了既有的公司控制权防御机制研究的分析框架,能为我国上市公司设计控制权防御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公司章程设立的反收购条款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善民 ;
许金花 ;
张东 ;
陈玉罡 .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 (04) :49-62
[2]   经理人异质性与大股东掏空抑制 [J].
刘少波 ;
马超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129-145
[3]   对累积投票制的强制性规定有效吗? [J].
陈玉罡 ;
许金花 ;
李善民 .
管理科学学报, 2016, 19 (03) :34-47
[4]   企业社会资本的断裂与重构——基于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的研究 [J].
梁上坤 ;
金叶子 ;
王宁 ;
何泽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4) :149-160
[5]   反收购条款、并购概率与公司价值 [J].
陈玉罡 ;
石芳 .
会计研究, 2014, (02) :34-40+94
[6]   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参与 [J].
黎文靖 ;
孔东民 .
会计研究, 2013, (01) :42-49+95
[7]   证券信息交流家乡偏误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来自股票论坛的证据 [J].
董大勇 ;
肖作平 .
管理世界, 2011, (01) :52-61+188
[8]   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基于中小股东视角的解释 [J].
冉戎 ;
刘星 .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13 (06) :73-83
[9]   基于共生理论的上市公司股东行为研究——一个研究框架及设想 [J].
杨松令 ;
刘亭立 .
会计研究, 2009, (01) :81-87+97
[10]   我国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制度空间与适用方法 [J].
王建文 .
法学评论, 2007, (02) :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