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空间特征及致贫机理

被引:13
作者
王宝
高峰
李恒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空间特征; 致贫机理; 扶贫;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16.06.01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国家最新颁布的2 300元扶贫标准,以国家扶贫攻坚确定的11个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11个片区地形地貌、区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致贫因子以及分布特征、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连片特困区主要集中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连片特困区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从区域中心向贫困地区经济辐射整体呈现地理衰减趋势,且连片特困区多位于数个经济中心的"三角地带"。基于资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层面指标,将连片特困区划分为6种致贫类型,并逐类进行致贫机理分析,探讨提出精准扶贫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 [J].
宁方馨 ;
王艳慧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 (04) :95-99+105
[2]   秦巴山连片特困区地形起伏与人口及经济关系 [J].
周亮 ;
徐建刚 ;
林蔚 ;
杨林川 ;
孙东琪 ;
叶尔肯吾扎提 .
山地学报, 2015, (06) :742-750
[3]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连片特困区发展机理——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 [J].
仲俊涛 ;
米文宝 ;
樊新刚 ;
杨美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09) :2767-2776
[5]   村级贫困人口多维测算及其贫困特征分析——以河南省内乡县为例 [J].
王艳慧 ;
钱乐毅 ;
段福洲 ;
赵文吉 .
人口与经济, 2014, (05) :114-120
[6]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基于2005、2008和2011年县级数据的实证 [J].
冷志明 ;
唐珊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82-796
[8]   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为对象 [J].
张大维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04) :16-23
[9]   贫困测度方法与反贫困目标瞄准——以Fα系列贫困指数为例 [J].
陈立中 .
经济问题, 2008, (02) :4-6
[10]   贫困测度指标及其评价 [J].
冯星光 ;
张晓静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 (03) :22-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