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知识异质性与环保行为

被引:16
作者
段文杰
盛君榕
慕文龙
关远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环境知识; 环保行为; 环境污染状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环境教育的实质在于如何有效地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行为,既有研究多着眼于现状、重要性和差异分析,而忽视了这一连续过程的内部转化机制。加强公众环境意识、增强其环保行为并揭示环境知识和环保行为间复杂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一直是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在社会认知理论框架下,通过分析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3),探讨了环境知识分类(即日常环境知识和专业环境知识)和环境污染状况(即生活环境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影响环保行为(即私人环保行为和公共环保行为)的路径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日常环境知识相对于专业环境知识而言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私人环保行为,而公共环保行为仅受到专业环境知识的驱动;(2)生活环境污染状况仅对私人环保行为有影响,而公共环保行为同时受到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污染状况的显著影响;(3)生活环境污染状况在日常环境知识和私人环保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其在日常环境知识和公共环保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专业环境知识直接影响公共环保行为。该研究发现勾勒了一条环境知识有效转化为环保行为的路径,同时也为如何实施环境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74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社会结构变迁的环境之维——对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分析 [J].
彭远春 ;
毛佳宾 .
社会学评论, 2017, 5 (02) :12-23
[2]   环境社会学:事实、理论与价值 [J].
洪大用 .
思想战线, 2017, 43 (01) :78-92
[3]   地位差异、适应性与绩效期待——空气污染诱致的居民迁出意向分异研究 [J].
洪大用 ;
范叶超 ;
李佩繁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3) :1-24+242
[4]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J].
赵其国 ;
黄国勤 ;
马艳芹 .
生态学报, 2016, 36 (19) :6328-6335
[5]   我国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环保行为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欧阳斌 ;
袁正 ;
陈静思 .
经济地理, 2015, 35 (11) :179-183
[6]   中国环境社会学:借鉴西方与挑战未来 [J].
黄齐东 ;
Yongping Wei .
学术界, 2015, (09) :58-69+324
[7]   差别暴露、差别职业和差别体验 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的实证分析 [J].
范叶超 ;
洪大用 .
社会, 2015, 35 (03) :141-167
[8]   中国公众环境关心的年龄差异分析 [J].
洪大用 ;
范叶超 ;
邓霞秋 ;
曲天词 .
青年研究, 2015, (01) :1-10+94
[9]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与反思 [J].
洪大用 .
思想战线, 2014, (04) :83-91
[10]   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 [J].
林伯强 ;
邹楚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5) :81-9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