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

被引:13
作者
陈斌开
李涛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居民消费; 替代效应; 财富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导致消费增长率和未来消费水平上升,对当期消费的影响则取决于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真实存款回报率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率将上升0.278个百分点,这个实证结果对于预期回报率测量误差、缺失变量等问题是稳健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利率上升导致居民的预期可支配收入上升、未来和当期消费水平提高。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是改善收入分配、刺激中国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迈向平衡的增长:利率管制、多重失衡与改革战略 [J].
陈斌开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6, 39 (05) :29-53
[2]   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 [J].
王勋 ;
Anders Johansson .
经济研究, 2013, 48 (01) :54-67
[3]   预期寿命与中国家庭储蓄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郎晓娟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107-117
[5]   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J].
陈斌开 ;
林毅夫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3-23
[6]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 [J].
程令国 ;
张晔 .
经济研究, 2011, 46 (08) :119-132
[7]   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寻求:一个高储蓄率的原因 [J].
金烨 ;
李宏彬 ;
吴斌珍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887-912
[8]   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 [J].
董丽霞 ;
赵文哲 .
金融研究, 2011, (03) :1-14
[9]   中国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消费和储蓄行为:一个基于组群的实证研究 [J].
周绍杰 ;
张俊森 ;
李宏彬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197-1220
[10]   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 [J].
许伟 ;
陈斌开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96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