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治理技术的实践过程及其制度逻辑——基于E县城镇建设推进过程的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杨磊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治理; 治理技术; 制度逻辑;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18.11.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治理技术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它影响着权力的微观运行及其效果,具有独特的实践过程、特征和功能。通过对E县城镇建设推进过程的案例分析,发现地方政府治理技术包括科层动员技术、激励考核技术、资源整合技术与群众工作法等四个类型,它们在实践中转化为临时性组织制度工具、任务落实的方法以及其他策略化治理手段。这些治理技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具有动员强度高、可操作性强和效率高、速度快等特征,成功地化解了科层体系的内在惰性,激发了地方官员的工作动力,整合了大量的"体制外资源",协调了政府与农民间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治理技术的实践过程遵循着特定的制度逻辑,它们是主动的地方政治生态、压力型体制和科层体制扩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产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和价值重塑地方政府治理技术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制图术: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J].
杜月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5) :192-217+246
[2]   中国基层政府的关系控制实践 [J].
邓燕华 .
学海, 2016, (05) :31-39
[3]   “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 [J].
郑永年 .
决策, 2014, (08) :96-96
[4]   地方政府的运动式治理是如何走向“常规化”的?——基于S市市监局“清无”专项行动的分析 [J].
倪星 ;
原超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2) :70-96+171
[5]   半正式治理及其后果——基于纠纷调解及拆迁公司参与的半正式行政分析 [J].
谢小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5) :123-128
[6]   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 [J].
杨雪冬 .
社会科学, 2012, (11) :4-12
[7]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8]   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 [J].
欧阳静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3) :116-122
[10]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