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政府的关系控制实践

被引:23
作者
邓燕华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关系; 抗争; 关系控制; 社会稳定;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6.05.006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关系控制是基于人际网络而实施的抗争治理术。当一地发生抗争事件时,地方政府经常动员与抗争者有关系的体制内成员或其他较依赖国家的个体参与维稳工作,要求他们开展思想工作,通过人际压力、心理控制和人情感化,转化抗争中的亲友。关系控制的进程及效果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1)关系控制者与抗争者之间的关系强度;(2)关系控制者对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当关系控制者高度依赖地方政府且与抗争者存在强亲属关系时,关系控制的效果十分明显;当关系控制者与抗争者之间是较弱关系时,关系控制本身的作用往往相对有限。但总体而言,社会关系延伸了国家控制的触角。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2]   “单位制”的变迁与研究 [J].
李路路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3 (01) :11-14
[3]   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 [J].
纪莺莺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60-85+243
[4]   “关系型”强制动员——城市拆迁中私人关系网络的反向利用机制 [J].
海云志 .
青年研究, 2011, (05) :75-82+96
[5]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对中的社会动员策略——以“石首事件”后期的成功处置为例 [J].
尹旦萍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3) :11-14
[6]   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上) [J].
张文宏 .
江海学刊, 2011, (02) :104-112
[7]   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 [J].
边燕杰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0 (03) :1-6+48
[8]   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 [J].
张维迎 ;
邓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99-112+207
[9]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3, (01) :1-11
[10]   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 [J].
边燕杰 ;
丘海雄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87-9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