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前是否需等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

被引:11
作者
杨璐萌
程忻
凌倚峰
方堃
曹文杰
董强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血栓溶解疗法; 血小板计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小板减少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探讨不等待该结果即开始静脉溶栓能否缩短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对溶栓的安全性是否造成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12 h内的A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观察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同期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自2012年6月26日起,溶栓治疗急诊流程进一步改进,排除相关病史用药史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后,不等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报告即开始行rt-PA静脉溶栓,按照是否等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报告分为等待组(83例)与不等待组(37例),比较两组DNT、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发病在12 h内的AIS和TIA患者298例,其中8例存在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行静脉溶栓者120例,不等待组DNT较等待组明显缩短(59 min与90 min;U=870.000,P<0.01)。两组早期疗效、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7 d病死率和3个月良好预后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S患者早期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很低。AIS患者静脉溶栓前不等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可以显著缩短DNT,未观察到其安全性减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6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013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解读附视频 [J].
程忻 ;
董强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 (06) :100-103
[2]   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致出血性转化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苏敏 ;
杨卫新 ;
王万华 ;
曹勇军 ;
卢涛声 ;
江选飞 ;
孔岩 ;
刘春风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11)
[4]   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干预若干问题的思考 [J].
贾建平 ;
冀瑞俊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12)
[5]   影响浙江西南部地区静脉溶栓院内延迟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张万里 ;
王贞 ;
冯靓 ;
王志敏 ;
张顺开 ;
邱伟文 ;
梁海燕 ;
金笑平 ;
韩钊 ;
牛晓婷 ;
邵蓓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 46 (11) :7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