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能力建构(1970—2013年)

被引:5
作者
卢凌宇 [1 ]
胡怡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
[2]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国家能力; 贸易; 投资; 金融;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20.05.006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201 ; 020105 ; 0305 ; 030503 ;
摘要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其中财政汲取能力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国家能力。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维度。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的贸易量和投资量,扩大了税基。一方面,为了应对全球化,中国政府对本国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律条文进行立改废,显著地提高了经济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全球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既导致了政府机构的扩张,也强化了现存的一些政府部门。与此同时,全球化之下的其他负外部性——比如急剧上升的贸易依存度和日益困难的监管——对中国国家能力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以1960—2018年间的权威宏观政治经济数据为原始数据,但由于关键变量的数据有的始于1970年,有的截止到2013年,所以统计分析覆盖的时间段是1970—2013年。本文的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全球化显著地增强了中国的国家能力,其中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作用显著的积极,但投资开放的影响则显著的消极。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加速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掌握;在平衡风险和受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中国国际地位动态研究(2008—2018) [J].
门洪华 ;
王骁 .
太平洋学报 , 2019, (07) :76-92
[2]   战争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建设 [J].
卢凌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11) :4-39+156
[3]   外商投资、技术溢出与能源效率 [J].
丁锋 ;
姚新超 .
工业技术经济, 2018, 37 (06) :154-160
[4]   全球化对西欧国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2002-2014年) [J].
卢凌宇 .
欧洲研究, 2017, 35 (06) :90-118+7
[5]   逆全球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双向运动”理论的视角 [J].
陈伟光 ;
蔡伟宏 .
国际观察, 2017, (03) :1-19
[6]   美国的反全球化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J].
周琪 ;
付随鑫 .
太平洋学报 , 2017, (04) :1-13
[7]   海外对当代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 [J].
国晓光 ;
王彩波 .
国外社会科学, 2016, (03) :82-88
[8]   中国国家能力的政策困境与应对——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 [J].
国晓光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 37 (02) :10-15
[9]   经济开放与政府规模——来自历史的新发现(1850-2009) [J].
毛捷 ;
管汉晖 ;
林智贤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87-101
[10]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市场变化的反应分析 [J].
赵文胜 ;
张屹山 ;
赵杨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3) :1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