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能力建构(1970—2013年)

被引:5
作者
卢凌宇 [1 ]
胡怡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
[2]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国家能力; 贸易; 投资; 金融;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20.05.006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201 ; 020105 ; 0305 ; 030503 ;
摘要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其中财政汲取能力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国家能力。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维度。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的贸易量和投资量,扩大了税基。一方面,为了应对全球化,中国政府对本国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律条文进行立改废,显著地提高了经济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全球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既导致了政府机构的扩张,也强化了现存的一些政府部门。与此同时,全球化之下的其他负外部性——比如急剧上升的贸易依存度和日益困难的监管——对中国国家能力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以1960—2018年间的权威宏观政治经济数据为原始数据,但由于关键变量的数据有的始于1970年,有的截止到2013年,所以统计分析覆盖的时间段是1970—2013年。本文的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全球化显著地增强了中国的国家能力,其中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作用显著的积极,但投资开放的影响则显著的消极。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加速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掌握;在平衡风险和受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21]  
Fiscal Faux Pas?: An Analysis of the Revenue Implication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J] . Barsha Khattry,J. Mohan Rao.World Development . 2002 (8)
[22]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 stat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J].
Evans, P .
WORLD POLITICS, 1997, 50 (01) :62-+
[23]  
国家数据网. . 2019
[24]  
China and Globalization,the U 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William Overholt. RAND Corporation . 2005
[25]  
TradeLiberalization,ExchangeRateChanges,andTaxRevenueinSub-SaharanAfrica. JanetStotskyetal. JournalofAsianEconomics . 2006
[26]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调整的选择 [J].
薛荣久 ;
杨凤鸣 .
国际贸易, 2010, (03) :11-14
[27]   中国国家能力不足之分析——基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 [J].
皇娟 .
理论与改革, 2010, (02) :32-35
[28]   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尚元君 ;
殷瑞锋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05) :12-15+42
[30]   外部风险对中国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 [J].
杨灿明 ;
孙群力 .
经济研究, 2008, 43 (09) :115-12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