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双向运动”理论的视角

被引:37
作者
陈伟光 [1 ]
蔡伟宏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逆全球化; 双向运动; 全球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借助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本文构建了全球化及其逆转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分析了1870年代以来的三个全球化阶段,解释了逆全球化是霸权国家主导下市场力量的释放持续损害了全球化过程中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劳动群体导致社会冲突积聚从而社会发生自我保护的结果,而且逆全球化必然与经济危机相伴随。本文进一步揭示了全球化其实并不是导致全球化主导国家中产阶级退化的主要原因,展望了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并认为未来将很有可能回到新的"内嵌的自由主义"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国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的新型全球化模式和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实际是"内嵌的自由主义"全球化体系的现代升级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为什么全球化会发生逆转——逆全球化现象的因果机制分析 [J].
高柏 ;
草苍 .
文化纵横, 2016, (06) :22-35
[2]   中国应积极倡导“新型全球化” [J].
季思 .
当代世界, 2016, (08) :1-1
[3]   新兴经济赶超、国家资本主义与世界秩序 [J].
张昕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7 (04) :66-74+169
[4]   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J].
邓久根 ;
贾根良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4) :32-41
[5]   “美国梦”衰落了吗?——奥巴马政府重建中产阶级基石的动因与举措 [J].
张兴祥 .
国际政治研究, 2015, 36 (03) :9-33+5
[6]   大萧条时期美国贸易政策与中美贸易 [J].
孙玉琴 .
美国研究, 2012, 26 (01) :113-123+5
[7]   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多边制度 [J].
奈瑞.伍茨 ;
曲博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8, (06) :82-95+5
[8]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29-148+207
[9]   巨型城市中的移民与族群经济 [J].
伊凡·赖特 ;
陈厮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5, (03) :49-62+3
[10]   新自由主义简史 [J].
梁孝 .
国外理论动态, 2002, (1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