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高速交通优势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系

被引:62
作者
崔学刚 [1 ,2 ]
方创琳 [1 ]
张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高速交通优势度; DEA; 土地利用效率; 空间关系; 山东半岛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 [城市规划布局];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中国城市群正面临着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而高速交通建设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探究高速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系将是一个重要议题。以山东半岛城市群42个陆域县级单元为例,采用高速公路相对密度、与高铁站点及机场的空间距离等指标,构建高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并以土地、资本、劳动力及经济、环境效益作为土地投入产出要素,采用DEA模型测算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分析高速交通优势度和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系,结果发现:(1)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存在空间差异性,以济南、青岛两大枢纽为中心,枢纽圈层(另含青州、威海次级枢纽)呈现显著的空间协调性,而随着与枢纽城市距离的增大,空间协调性呈现衰减态势,其中潍坊、海阳等远离枢纽城市的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滞后于高速交通优势度,而利津、垦利和五莲等远离枢纽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欠发达地区呈现低水平的空间协调性;(2)缘于要素集聚与内生增长机制,高速交通类型多样性与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3)高速交通可通过枢纽效应促进优势要素与技术以空间外溢的形式在核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传递,进而重构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4)高速公路的均衡建设促使山东半岛城市群破除了高速交通建设的短板效应制约,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均衡态势,加之高铁站点、机场节点式布局明显,导致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宏观上高效集约、微观上团—轴凸显的空间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149 / 116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2001~201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J].
杨海泉 ;
胡毅 ;
王秋香 .
地理科学, 2015, 35 (09) :1095-1100
[2]   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J].
郭源园 ;
李莉 ;
李贵才 ;
张华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3) :29-36
[3]   交通要素驱动下的长春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J].
王雪微 ;
王士君 ;
宋飏 ;
冯章献 .
经济地理, 2015, 35 (04) :155-161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病”现象探析 [J].
王成新 ;
崔学刚 ;
王雪芹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4, (10) :12-17
[5]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16城市为例 [J].
杨清可 ;
段学军 ;
叶磊 ;
张伟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712-721
[6]   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的研究综述 [J].
沈涛 .
当代经济, 2013, (24) :156-157
[7]   渭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考察 [J].
官玉洁 ;
陈晓键 .
城市问题, 2013, (10) :72-77
[8]   河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 [J].
孟德友 ;
沈惊宏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4, 34 (03) :280-287
[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长治市为例 [J].
贾智海 ;
郝晋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2) (S2) :129-134
[10]   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 [J].
方创琳 ;
关兴良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