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44
作者
刘卫东 [1 ,2 ]
金凤君 [1 ,2 ]
张文忠 [1 ,2 ]
贺灿飞 [3 ]
刘志高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研究进展; 社会贡献;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经济地理学。近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规划导向、综合导向、"区域主义"、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愈来愈普遍、国际化趋势明显。在研究方向上,除了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强化外,出现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区划分、能源与碳排放、全球化与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在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新因素与新格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外资,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组织,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城市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海洋经济地理,地域空间规划方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主体功能区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部崛起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生态区域建设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未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引用
收藏
页码:1479 / 14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The Locati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Banks in China: A Disaggregated Analysis [J].
He, Canfei ;
Yeung, Godfrey .
REGIONAL STUDIES, 2011, 45 (06) :733-754
[2]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China [J].
He, Canfei ;
Wei, Yehua Dennis ;
Xie, Xiuzhen .
REGIONAL STUDIES, 2008, 42 (07) :923-945
[3]  
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s mainland.[J].Weidong Liu;Dadao Lu.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2, 12
[4]   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 [J].
余建辉 ;
张文忠 ;
王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1) :11-21
[5]   基于LP-MCDM-CA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天水市为例 [J].
潘竟虎 ;
石培基 ;
赵锐锋 .
山地学报, 2010, (04) :407-414
[6]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唐志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670-676
[7]   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 [J].
刘卫东 ;
刘红光 ;
唐志鹏 ;
王亮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07-415
[8]   东北地区煤炭城市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J].
李博 ;
佟连军 ;
韩增林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61-372
[9]   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对中国区域政策效果的作用:基于中国八区域CGE模型 [J].
李娜 ;
石敏俊 ;
王飞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 (10) :35-44
[10]   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以南京为例 [J].
甄峰 ;
魏宗财 ;
杨山 ;
曹小曙 .
地理研究, 2009, 28 (05) :1307-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