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融资模式与中国特色工业化

被引:113
作者
刘元春
陈金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融资模式; 中国特色工业化;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0.03.01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分析工业化本身,更应该探究它的特殊性及其成因。近20年的工业化进程表现出"规模大、速度快、后劲足,同时还伴随着资本深化和金融深化持续进行"这五大特征。现有文献由于对土地要素的忽略,尚未能够很好地解释当前中国工业化的特色。通过对典型事实的梳理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城乡土地二元制度与官员晋升机制、财税制度和金融制度产生了激励相容,从而催生出了一个以"土地引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为核心的高效融资模式,使得其成为解释中国特色工业化的关键变量。具体而言:由于在土地征收和出让环节享有双垄断地位,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采取低价供应土地的措施进行招商引资(土地引资),另一方面又通过享有超高的土地增值收益来为城市建设融资(土地财政),同时土地抵押的杠杆效应不仅放松了地方政府的信贷约束,更是有效缓解了快速发展阶段全社会的信用饥渴(土地金融)。但近年来出现的房价和土地征收成本的飙升以及土地金融所蕴含的重大风险等现象表明,"以地融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化解过度依赖"以地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 [J].
曹婧 ;
毛捷 ;
薛熠 .
财贸经济, 2019, 40 (05) :5-22
[2]   全球化、趋同与中国经济发展 [J].
蔡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 (03) :4-18+155
[3]   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的分析 [J].
刘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10) :80-98
[4]   货币低估与收入不平等 [J].
梅冬州 ;
陈金至 ;
曹玉瑾 .
世界经济, 2018, 41 (05) :53-75
[5]   土地出让市场化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J].
徐升艳 ;
陈杰 ;
赵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3) :44-61
[6]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上半程及下半程 [J].
刘守英 .
国际经济评论, 2017, (05) :29-56+4
[7]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宏观和产业数据的测算及分解 [J].
蔡跃洲 ;
付一夫 .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72-88
[8]   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地方政府竞争影响 [J].
罗能生 ;
彭郁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5) :62-70+97
[9]   保增长压力、刺激计划与工业用地出让 [J].
杨继东 ;
杨其静 .
经济研究, 2016, 51 (01) :99-113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生产率困境:扩大投资下的增长下滑 [J].
赖平耀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