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动力、潜力与摩擦
被引:3
作者
:
田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田萍
[
1
]
张屹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张屹山
[
2
]
机构
: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
来源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
2017年
/ 01期
关键词
:
经济增长动力;
最大可积累资本存量;
劳动要素弹性系数;
C-D生产函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
0201 ;
020105 ;
摘要
:
不同投入要素应该有不同的使用原则,所谓关于我国当前投入要素动力潜力的研究,就是在相对稳定甚至更少能源和原材料要素使用的前提下,关于劳动力要素潜力水平充分发挥和资本要素积累到不再增加之前的动力水平的研究。利用二元经济理论下不同经济体的边际产出估算结果和资本积累路径特征,可以证明,在以技术进步为主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形成之前,我国劳动和资本要素尚有持续发挥红利效果的潜力。其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红利效果已经处在尾期,而依靠固定资本积累则可以在未来8年内推动我国经济以新常态速度增长。厘清发挥劳动和资本要素剩余动力潜力的条件与磨擦,为充分利用这二者的红利效果以及实现增长方式顺利转型提供了有利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3+157 +1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理论回溯与框架设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小亮
.
学术月刊,
2015,
47
(09)
:15
-26
[2]
中国剩余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时点预测
[J].
田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田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屹山
;
张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张鹤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5,
(01)
:139
-148+159
[3]
中国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量化研究
[J].
齐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齐明珠
.
人口与经济,
2013,
(06)
:10
-18
[4]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3,
48
(11)
:4
-16+55
[5]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张平
;
刘霞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刘霞辉
;
袁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袁富华
;
陈昌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陈昌兵
;
陆明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
-17+75
[6]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2
-10+111
[7]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赵志耘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晓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
-11
[8]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J].
邱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邱晓华
;
郑京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郑京平
;
万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万东华
;
冯春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冯春平
;
巴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巴威
;
严于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严于龙
.
经济研究,
2006,
(05)
:4
-12
[9]
社会流动、地位市场与经济增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世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3)
:85
-97+206
[10]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A]. 蔡昉.中国金融论坛(2005)[C]. 2005
←
1
2
→
共 11 条
[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理论回溯与框架设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小亮
.
学术月刊,
2015,
47
(09)
:15
-26
[2]
中国剩余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时点预测
[J].
田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田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屹山
;
张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张鹤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5,
(01)
:139
-148+159
[3]
中国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量化研究
[J].
齐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齐明珠
.
人口与经济,
2013,
(06)
:10
-18
[4]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3,
48
(11)
:4
-16+55
[5]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张平
;
刘霞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刘霞辉
;
袁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袁富华
;
陈昌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陈昌兵
;
陆明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
-17+75
[6]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1)
:2
-10+111
[7]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赵志耘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晓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
-11
[8]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J].
邱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邱晓华
;
郑京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郑京平
;
万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万东华
;
冯春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冯春平
;
巴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巴威
;
严于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
严于龙
.
经济研究,
2006,
(05)
:4
-12
[9]
社会流动、地位市场与经济增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世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3)
:85
-97+206
[10]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A]. 蔡昉.中国金融论坛(2005)[C]. 200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