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理论回溯与框架设计

被引:27
作者
周小亮
机构
[1] 福州大学民建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动力转换; 框架设计;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5.09.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为了避免中国经济失速增长,特别是为了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深入探寻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化规律。现有的各种经济增长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关增长动力及其转换分析,主要是以资本为中心并侧重于生产要素贡献分析,难以体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系统特征及要求。事实上,经济增长是以人的经济活动努力为中心的复杂系统过程,并具有国情和制度禀赋特征。因此,对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有必要通过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理论研究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并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要求,从而构建一个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解释力的制度、行为与绩效互动演化下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分析框架,以此来探索并求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特征、条件、机理、路径以及新增长点如何培育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从“华盛顿共识”到“包容性增长”:理解经济意识形态的新动向 [J].
周建军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02) :86-93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约束 [J].
沈坤荣 ;
李子联 .
经济学动态, 2011, (01) :26-32
[6]   如何理解“包容性增长” [J].
周建军 .
中国人才, 2010, (23) :74-74
[7]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J].
胡乃武 ;
周帅 ;
衣丰 .
经济纵横, 2010, (10) :14-16+46
[8]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困难和途径 [J].
简新华 ;
李延东 .
学术月刊, 2010, 42 (08) :67-73
[9]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探讨 [J].
程恩富 ;
王中保 .
前线, 2010, (04) :11-13
[10]   我国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的突出矛盾及缓解途径 [J].
卫兴华 ;
武靖州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4 (02)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