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重在动力系统与调节机制再造

被引:4
作者
丁守海 [1 ]
丁洋 [2 ]
吴迪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新周期; 动能转换; 现代经济体系; 调控创新;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8.08.00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2017年中国经济超预期反弹,这是供需两端、三驾马车的共振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步入了新周期。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不在于经济增长有多快或目标翻几番,而在于高质量发展,这对发展动能的转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从原发式创新的技术潜力、结构性非均衡的势能差、体制性障碍所蕴含的制度红利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现代产业体系是物质基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基本手段,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最终结果。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向、全球化背景下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都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调控创新,将防控金融风险、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一个重大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研究——基于金融摩擦与“超低利率”的视角 [J].
陈登科 ;
陈诗一 .
金融研究, 2017, (12) :17-32
[2]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发展、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 [J].
刘伟 .
经济研究, 2017, 52 (11) :6-8
[3]   农地流转补贴政策效应分析——基于挤出效应、政府创租和目标偏离视角 [J].
尚旭东 ;
朱守银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6) :43-56
[4]   长期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制约——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增长理论与实践分析 [J].
郭克莎 ;
杨阔 .
经济研究, 2017, 52 (10) :4-20
[5]   区域发展战略能促进经济增长吗——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例 [J].
杨天宇 ;
荣雨菲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 (10) :88-99
[6]   新周期的底部和起点 [J].
任泽平 ;
卢亮亮 ;
刘镜秀 .
中国金融, 2017, (19) :57-59
[7]   宏观审慎政策的信号识别、规则确立与传导路径分析 [J].
李天宇 ;
冯叶 ;
张屹山 .
经济评论, 2017, (05) :123-138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分工与互补 [J].
郑新业 ;
张阳阳 ;
黄阳华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 31 (05) :51-59
[9]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J].
龚刚 ;
魏熙晔 ;
杨先明 ;
赵亮亮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8) :61-86+205
[10]   反弹、分化与周期转换中的中国宏观经济——2017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J].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刘凤良 ;
闫衍 ;
刘晓光 ;
于泽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 (08)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