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被引:75
作者
龚刚 [1 ]
魏熙晔 [2 ]
杨先明 [3 ]
赵亮亮 [4 ]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
[2]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3]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引进型技术进步; 自主研发型技术进步; 国家创新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存在与否一直有争议。基于转移概率矩阵和对一致增长理论的解释,澄清了否认中等收入陷阱存在的质疑。在增长理论框架下,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机制和条件的研究表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根本上取决于后发国家依靠自主研发所获得的技术增长率,是否高于前沿国家的技术增长率。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制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86+205 +205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准前沿经济体的技术进步路径及动力转换——从“追赶导向”到“竞争导向” [J].
黄先海 ;
宋学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6) :60-79+206
[2]   以创新的经济发展理论阐释中国经济发展 [J].
洪银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1) :28-35
[3]   “中等收入陷阱”存在吗?——基于统一增长理论与转移概率矩阵的考察 [J].
郭熙保 ;
朱兰 .
经济学动态, 2016, (10) :139-154
[5]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6]   “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 [J].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 ;
孙立平 .
开放时代, 2012, (03) :125-145
[7]   社会流动性与中等收入陷阱 [J].
蔡洪斌 .
企业观察家, 2011, (03) :58-59
[8]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 [J].
马晓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11) :3-11
[10]  
国企改革重在健全激励机制.[N].龚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