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

被引:164
作者
刘心怡 [1 ]
黄颖 [2 ]
黄思睿 [3 ]
张桃霖 [3 ]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2] 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
[3]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超边际分析; 机制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在收入提升和缩小差距方面作用效果明显;结构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有效促进了共同富裕,其中包容性特质(覆盖广度)的促进效果表现更为明显;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而东部地区更多地表现为增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机制促进了共同富裕,同时通过经济增长机制中介促进收入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相关部门应当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基础支撑,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从而帮助低收入群体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Bartik Instruments: What, When, Why, and How[J] . Paul Goldsmith-Pinkham,Isaac Sorkin,Henry Swif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20 (8)
[12]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J] . King Robert G,Levine Ros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1993 (3)
[13]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J].
李牧辰 ;
封思贤 ;
谢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 (03) :132-145
[14]   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 [J].
夏显力 ;
陈哲 ;
张慧利 ;
赵敏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12) :2-15
[15]   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J].
黄倩 ;
李政 ;
熊德平 .
改革, 2019, (11) :90-101
[16]   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减贫:门槛、空间溢出与渠道效应 [J].
顾宁 ;
张甜 .
农业技术经济, 2019, (10) :74-91
[17]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J].
黄群慧 ;
余泳泽 ;
张松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8) :5-23
[18]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19]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研究 [J].
张桂文 ;
王青 ;
张荣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4) :18-29+126
[20]   “数字鸿沟”与反贫困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罗廷锦 ;
茶洪旺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2) :11-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