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需求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被引:26
作者
赵留彦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出波动; 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 结构VAR;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8.03.01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使用结构VAR方法考察中国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并比较国外冲击以及国内供给和需求冲击对产出短期波动的相对解释能力。结构冲击的识别基于Blanchard和Quah(1989)的长期约束条件。经验结果表明,国内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而国外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此外,国内吸收政策的变化尽管决定着国际收支,但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核心通胀率与产出缺口经验分析 [J].
赵留彦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97-1218
[2]   资源供给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重新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J].
沈可挺 ;
郑易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6) :3-13
[3]   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 [J].
刘树成 ;
张晓晶 ;
张平 .
经济研究, 2005, (11) :10-21+45
[4]   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 [J].
沈坤荣 ;
孙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6) :52-63+205
[5]   INTERNATIONAL-BUSINESS CYCLES [J].
AHMED, S ;
ICKES, BW ;
WANG, P ;
YOO, B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 83 (03) :335-359
[6]  
Long-Term Contracts,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Optimal Money Supply Rule[J] . Stanley Fische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