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供给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重新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12
作者
沈可挺 [1 ]
郑易生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政策性供给冲击; 资源供给; 内生冲击; 经济波动;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6.06.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自1998年以来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个基于“政策冲击”的新型供给冲击假说——“资源供给冲击假说”,并尝试从资源供给冲击的角度重新理解中国经济在近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本文指出,正是由于资源供给的正向冲击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负向或正向)需求冲击的综合作用,才构成了1998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整个演变过程。1998年以后出现的所谓“缩长”现象,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资源供给冲击加以解释。正向资源供给冲击也是解释本轮投资扩张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正向资源供给冲击是以资源和要素所有者(或原使用者)的收入损失为代价,由此导致的负向需求冲击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FDI模式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对我国FDI模式存在问题的思考 [J].
胡兴华 ;
王孝仙 .
财贸经济, 2004, (11) :70-76
[2]   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J].
易纲 ;
林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2) :45-60+205
[3]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4]   中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 [J].
汪同三 ;
李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6) :42-53+205
[5]   国家风景名胜资源上市的国家利益权衡 [J].
郑玉歆 ;
张晓 ;
郑易生 ;
郭树声 ;
张昕竹 ;
陈小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10) :3-25
[6]   通货紧缩:既不能估计不足亦不可估计过重 [J].
刘树成 .
经济研究, 1999, (10) :23-30
[7]   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 [J].
谢平 ;
沈炳熙 .
经济研究, 1999, (08) :14-17+22
[8]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J].
余永定 .
经济研究, 1999, (07) :3-9
[9]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 [J].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9, (05) :57-62